不卡视频在线观看_三级网站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网站_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完善主體資料,免費贈送VIP會員!
* 主體類型
* 企業名稱
* 信用代碼
* 所在行業
* 企業規模
* 所在職位
* 姓名
* 所在行業
* 學歷
* 工作性質
請先選擇行業
您還可以選擇以下福利:
行業福利,領完即止!

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NULL

ad.jpg

裝配式政策 | 50%裝配式│四川《甘孜州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印發

發布于:2024-12-27 10:38:05

網友投稿

更多
裝配式建筑 |

導讀│甘孜州: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加快培育裝配式建筑企業,提高預制構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廣標準化、少規格、多組合設計。結合道孚、爐霍、甘孜等裝配式輕鋼結構住宅建筑試點成果,逐步擴大裝配式建筑使用范圍。到2030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50%。鼓勵選用符合農村實際的裝配式建造技術。推進綠色農房建設,發展新型結構農房,建成一批“功能現代、結構安全、風貌鄉土、成本經濟、綠色環保”的宜居型示范農房,開展裝配式輕鋼結構住宅建筑試點,加快農房節能改造。


甘孜州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系列決策部署,有效控制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量增長,實現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根據《四川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四川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專項行動方案》《甘孜州碳達峰實施方案》等有關文件,結合我州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及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和省委涉藏工作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生態優先、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堅持人和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以綠色低碳發展為引領,加快轉變城鄉建設方式,促進我州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確保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為建設團結富裕和諧美麗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孜提供堅實支撐。


(二)工作原則


——堅持統籌謀劃、系統推進。堅持發展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堅持全局統籌、通盤謀劃,針對高海拔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特點,注重思維創新、方法創新,梳理工作重點,強化結果控制,合理確定工作節奏,系統推進城鄉建設領域節能與減碳。


——堅持以人為本、共享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把實現碳達峰目標與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緊密結合,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優化建筑能源消費結構,轉變建造方式。動員社會各界參與節能,推動形成綠色化生產和生活方式,使城鄉居民共享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成果,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全面摸底全州經濟狀況和發展布局,立足民族特色、生態優勢、產業特點和地域特征,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發展、建筑類型、投資主體等方面的差異,順勢而為、穩妥推進,科學確定符合甘孜實際、具有甘孜特色的節能減碳目標。


(三)主要目標


到2030年,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達到峰值;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成為新常態,用能結構和方式更加優化,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逐步提高;城鄉建設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明顯成效;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綠色建材應用、垃圾資源化利用等質量和水平大幅提高;建筑品質和工程質量進一步提高,城市整體性、系統性、生長性增強,城鄉人居環境大幅改善;綠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綠色低碳運行初步實現。城鄉建設領域從低能效向高能效轉變基本實現,如期實現達峰目標,為實現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提升城市布局和環境


1.優化全州空間布局。按照《甘孜州新型城鎮化空間布局發展規劃》要求,統籌流域生態環境治理與城鄉建設,將“雙碳”目標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指標體系,集中連片形成規模聚集,構建新型城鎮化體系。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城市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剛性約束條件,合理確定城市規模和人口密度,到2025年,城鎮化空間格局明顯優化,“一核兩副三軸多點”的城鎮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全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0%。優化全州生態綠地空間布局。,加強城市生態修復,完善生態綠地系統,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基底建設生態綠色廊道,利用城市周邊荒山坡地,因地制宜推進綠色游憩空間和形式多樣的口袋公園、山城一體的郊野公園,更好滿足市民群眾休閑游憩和親近自然的需求。加強生態廊道、景觀視廊、濱水空間和城市綠道、綠廊、綠化帶等統籌布局,留足城市河湖生態空間和防洪排澇空間。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層住宅。新城新區合理控制職住比例,促進就業崗位和居住空間均衡融合布局。


2.健全建筑拆除管理和推動城市更新。健全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絕大拆大建,堅持從“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動城市更新行動,原則上老城區更新單元拆除建筑面積不超過總建筑規模的20%。開展積極縣城城市“體檢”,聚焦建設宜居、韌性、智慧縣城,實施以供氣供暖供氧為主要內容的宜居工程,加強公共衛生防控救治、污水收集處理、數字化管理、城市消防等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支持縣城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健全縣城市政管網和防洪排澇設施,消除燃氣、供暖、給排水等市政管網隱患,優先補齊基礎設施功能短板。有序開展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優先補齊基礎設施功能短板。加快棚戶區居住環境提升和城中村整體更新改造,鼓勵貨幣化補貼安置,降低購房門檻,加大農民進城買房稅收優惠或補貼力度。以低碳理念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實施城市節能降碳重點工程,重點推進“9.5”瀘定地震災后集中安置點、“9.5”瀘定地震磨西鎮災后重建安置房(幸福新村)等項目建設。


3.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園林綠化提升。積極推動公園、綠道、社區等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優先利用自然洼地、園林綠地、廣場等實現雨水調蓄功能,打造海綿城市、綠色社區。加強城市自然山水風貌格局保護,合理布局縣城綠心、綠廊、綠環建設,打造縣城良好“三生”空間。到203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于18平方米。


(二)調整城市建設領域用能結構


1.提升建筑清潔用能水平。推進電能替代,提升水電、風電清潔能源消耗占比,推廣太陽能熱水器、熱泵熱水器、電熱水器、高效電爐灶等,推動高效直流電器與設備應用。加強與電網的銜接與協調,推動智能微電網、“光儲直柔”技術、分布式光伏電站應用,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充分利用低谷電力。探索建筑用電設備智能群控技術,在滿足用電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調配用電負荷,實現電力少增容、不增容。積極推進“供氣、供氧、供暖”綜合利用。持續推動康定、色達、石渠、理塘、稻城等縣(市)城市集中供暖工程。開展高海拔地區公共機構集中供氧、低碳供暖試點,建成稻城縣亞丁村宜居低碳供暖工程、石渠縣城鎮低碳供暖工程(三期)、甘孜縣低碳供暖(一期)等項目,重點推進石渠、色達、理塘、稻城等城鎮集中供氧工程。逐步提升供氣覆蓋比例,重點推進甘孜州液化氣應急儲備庫建設、道孚縣八美燃氣站、巴塘縣液化天然氣加氣站等項目。到2025年,力爭實現城鎮集中供暖面積達到400萬平方米,城鎮燃氣普及率達80%以上,基本滿足海拔3200米以上城鎮公共服務機構供氧需求。到2030年,力爭實現城鎮燃氣普及率達95%以上,基本滿足海拔2900米以上城鎮公共服務機構供暖供氧需求。引導建筑供暖、生活熱水、炊事等向電氣化發展,到2030年建筑用電占建筑能耗比例超過65%。推進新建公共建筑全面電氣化,到2030年全面電氣化比例達到20%。


2.提升可再生能源應用規模。推動全州建筑能源消費多元化發展,減少民用建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因地制宜推進太陽能光熱、地熱能、生物質能的建筑應用,推廣空氣源等各類電動熱泵技術,加快推動建筑用能電氣化和低碳化,逐步提高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充分利用建筑本體及周邊空間,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支持發展分布式光伏,到2025年具備條件的縣(市)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擴大太陽能光伏在城市公共空間照明、景觀照明等方面應用。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推動建筑熱源端低碳化,綜合利用熱電聯產余熱、工業余熱,根據實際情況應用盡用。合理開發利用地熱源、超低溫空氣源熱能,將地熱資源轉換為電力、低碳供暖等資源優勢。


(三)建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


1.構建綠色高效城市交通網絡。合理布局城市快速干線交通、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綠色慢行交通設施,開展縣城城市道路路網密度提升行動,強化道路微循環體系,持續打通城區“斷頭路、瓶頸路”。抓好城區現有路網提質改造,重點針對縣城中心城區老舊主次干道進行提質改造,大力實施道路交通沿線凈化、綠化、美化工程。鼓勵建設停車樓、地下停車場、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停車設施,重點推進縣市智慧停車場建設項目。


2.開展節水型城市建設。實施城市老舊供水管網更新改造,推進管網分區計量,提升供水管網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廣節能低碳節水用品,推動太陽能、再生水及節水器具應用,力爭到2030年,城鎮公共供水普及率達到100%,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8%以內。


3.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持續增強城市韌性,因地制宜開展城市內澇治理和海綿城市建設,加強城市道路、水系等實施海綿化改造,新建和改造河道、堤防、水庫等防洪設施,重點治理嚴重易澇積水區段。


3.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持續增強城市韌性,因地制宜開展城市內澇治理和海綿城市建設,加強城市道路、水系等實施海綿化改造,新建和改造河道、堤防、水庫等防洪設施,重點治理嚴重易澇積水區段。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平均可滲透面積占比達45%。


4.改善城市照明系統。加強城市照明專項規劃和設計,強化過度亮化和光污染控制,探索建設城市照明數字化系統。到2030年,城市照明中LED等高效節能燈具使用占比超過80%。


5.推動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深入實施全域無垃圾行動,完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規范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加快建設分類運輸系統和處理設施。完善康定、雅江、白玉等縣(市)鄉鎮垃圾收轉運體系建設。嚴格執行落實《甘孜州高寒高海拔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及運營維護管理技術導則》等,穩妥推進具有應急保障能力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因地制宜開展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加快道孚縣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雅江縣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擴容項目建設。推進康定、瀘定、甘孜等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實現油、水、渣分類處置。積極推進既有焚燒處理設施和填埋場提標改造,同步加快飛灰、滲濾液、殘渣處置設施和可回收物分揀、大件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到2030年,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加快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5%以上。


6.推進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造。持續開展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促進城鎮污水資源化利用,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專業化運維管理。通過改(擴)建等方式,加快提升縣城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對已建成未投運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盡快實現達標投運。對應建未建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加快污水設施建設,補齊處理能力短板。加快對處理工藝落后、設備陳舊老化的生活污水處理廠更新改造,不斷提高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大力推進城鎮排水老舊破損管網修復改造,因地制宜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理。到2030年,全州縣城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9%以上。


(四)提升縣城綠色低碳水平


1.開展縣城綠色低碳建設。強化縣城建設密度與強度管控,建設綠色節約型基礎設施。推行“窄馬路、密路網、小街區”,縣城內部道路紅線寬度不超過40米,廣場集中硬地面積不超過2公頃,步行道網絡應連續通暢。


2.嚴格控制縣城建筑高度。建筑高度要與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最高不超過18層;確需建設18層以上居住建筑的,應嚴格充分論證,并確保消防應急、市政配套設施等建設到位。


(五)建設綠色低碳社區


1.推進完整居住社區建設。實施城市污水、垃圾、供水、供氣、供暖等市政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以康定、瀘定為重點,統籌推進全州18個縣(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深入推進居住社區基礎設施節能宜居改造,著力提升和改善居住社區人居環境品質。推動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立足實際完善城市居住社區的服務配套體系,配建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推廣功能復合的混合街區,倡導居住、商業、無污染產業等混合布局。


2.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持續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推進居住社區基礎設施綠色化改造和人居環境建設整治。在社區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中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60%的城市社區先行達到綠色社區創建要求,積極探索零碳社區建設。在住宅小區中合理配建充換電等設施,重點推進稻城縣停車場充電樁改造項目。


3.提升社區智能化水平。以“數字甘孜”建設為契機,推動城市信息平臺、智能市政、智慧城管、智慧社區、智慧交通等基礎建設。豐富智慧化應用場景,積極推進民生服務向智慧化轉型,加強小區水、電、氣等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動門禁安防設施建設,改建一批示范性智慧社區,提升城市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新建社區統一按照“智慧社區”標準建設,統籌布建“小區智能門禁系統”出入車輛微卡口系統”智慧物管系統”等數字化管理平臺,提升社區智慧物業管理、智慧商務和智慧養老服務水平。


4.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學校、綠色商場等創建行動,引導和鼓勵市民購買節能、可再生利用產品,培養低碳消費習慣。圍繞“節能降碳,綠色發展”等開展節能主題宣傳,激發社會各界參與節能降碳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鼓勵部分空間、部分時間等綠色低碳用能方式,倡導隨手關燈,電視機、空調、電腦等電器不用時關閉插座電源。


(六)全面推進綠色低碳建筑建設


1.提升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嚴格執行新建建筑節能標準,鼓勵城鎮新建建筑按綠色建筑星級要求和零碳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要求建設,率先在政府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標準,積極引導各景區新建游客服務中心、星級酒店等按綠色建筑、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標準建設。嚴格執行新建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推動重點項目、重點建筑逐步提高節能標準,通過開展試點示范,打造樣板工程,以點帶面引領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建設。2030年前,嚴寒、寒冷地區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83%節能要求,夏熱冬冷地區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75%節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體達到78%節能要求。


2.推進綠色建筑創建。加強綠色建筑設計質量、施工圖審查質量、綠色建筑驗收、綠色建筑運營管理,實現由“圖上綠”到“建成綠”的轉變,全面推進新建建筑節能,開展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示范。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100%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達到一星級以上。


3.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積極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加強節能改造診斷評估或鑒定,提升屋頂排水、外墻保溫、門窗節能等功能,對具備改造價值和條件的居住建筑要應改盡改,改造部分節能水平應達到現行標準規定。結合城市更新、房屋抗震加固等工作,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等模式實施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持續推進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改造后實現整體能效提升20%以上。


4.加強建筑節能運行管理。推動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和統計分析,逐步實施能耗限額管理,推行建筑能效測評標識,強化綠色建筑標識管理,做好一星級綠色建筑標識認定和二星級綠色建筑推薦工作,依托第三方測評機構積極推進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測評。落實公共建筑能耗分項計量和室內溫度控制要求,完善建筑能耗監管體系,推動建筑節能與互聯網技術、智能化系統融合。建立健全能耗統計監測和計量體系,加強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及應用。新建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應設計和安裝能耗監測系統。持續開展建筑空調、照明、電梯等重點用能設備運行調試,到2030年實現公共建筑機電系統的總體能效在現有水平上提升10%。


(七)建設綠色低碳住宅


1.推動住宅設計建造低碳轉型。以“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為目標,從建筑層高、電梯、隔音、綠色、智能、無障礙等方面入手,推動“好房子”建設。鼓勵建設中小戶型普通住宅,限制發展超大戶型住宅。合理確定住宅朝向、窗墻比和體形系數,充分利用日照和太陽能,降低住宅能耗。合理布局居住生活空間,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推行靈活可變的居住空間設計,減少改造或者拆除造成的資源浪費。提高住宅聲環境質量設計建造水平。推動新建住宅全裝修交付使用,減少二次裝修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推行整體衛浴和廚房等模塊化部品應用技術,實現部品部件可拆改、可循環使用。


2.提高住宅管理服務水平。提高共用設施設備維修養護水平,提升智能化程度。加強住宅共用部位維護管理,延長住宅使用壽命。優化物業服務管理,探索智慧物業運營管理新模式,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向業主提供居家養老、家政、托幼、健身、購物等生活服務,提升住房物業服務的精細化水平,在步行范圍內滿足業主基本生活需求。


(八)推進綠色低碳建造方式


1.推廣裝配式建筑與智能建造。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加快培育裝配式建筑企業,提高預制構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廣標準化、少規格、多組合設計。結合道孚、爐霍、甘孜等裝配式輕鋼結構住宅建筑試點成果,逐步擴大裝配式建筑使用范圍。到2030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50%。持續開展智能建造試點示范創建行動,推廣智能生產、智能施工,完善智能建造技術標準體系,推進工程設計、造價、施工等專業服務及監管執法各環節的數字化,提升建造全過程的智能化水平。


2.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推廣建筑材料工廠化精準加工、精細管理,到2030年施工現場建筑材料損耗率比2020年降低20%。推廣循環生產方式,提高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水平,建立建筑垃圾分類管理制度,規范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處置場所建設和運營管理。擴大建筑垃圾在生態修復、基礎設施建設、綠色建筑、鄉村建設等領域的利用規模。加強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管控,到2030年新建建筑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噸/萬平方米。推進建筑廢物集中處理、分級利用,推進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化、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到2030年建筑垃圾的總體綜合利用率達到60%。


3.加強施工消耗管控。強化施工機械排放管控,鼓勵企業加大投入改進生產技術,淘汰落后設備,降低施工能耗。積極推廣節能型施工設備,監控重點能耗設備能耗,對多臺同類設備實施群控管理。


4.推廣應用綠色建材。按照生態城區要求,全面推廣節能門窗、新型綠色建筑材料,加大利用產業廢棄物生產砌塊、建筑板材、夾心保溫復合墻體、預制樓梯以及成品鋼筋等綠色建材使用比例。推動綠色建材下鄉,支持農村建設綠色農房,推進建設甘孜縣新型建材建設工程。積極培育綠色建材生產示范企業和示范基地,鼓勵建材企業使用工業廢渣、尾礦渣等作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料。大力發展新型建筑材料,加強新型膠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產品應用。在政府釆購工程、重點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裝配式建筑等項目中優先采用綠色建材,建設一批綠色建材推廣應用示范工程。到2030年星級綠色建筑全面推廣綠色建材。


(九)推進綠色低碳農房建設


1.推廣綠色低碳農房設計建造技術。加大抗震設防、綠色建造、低碳用能農房設計研究,加強對存量農房改造、新建農房建設的技術指引。優化功能布局,提高農房自然通風采光和保溫性能,積極推廣經濟美觀、綠色節能的現代農房建造技術。提倡就地取材,推廣應用綠色建材,鼓勵選用符合農村實際的裝配式建造技術。保護傳承木雅、嘉絨、香格里拉和格薩爾四大傳統民居風貌,構筑彰顯鄉村歷史和文化特色的形象標識體系。推進綠色農房建設,發展新型結構農房,建成一批“功能現代、結構安全、風貌鄉土、成本經濟、綠色環保”的宜居型示范農房,開展裝配式輕鋼結構住宅建筑試點,加快農房節能改造。


2.推進農房能源應用結構調整。在適宜地區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在高山高寒地區推廣高效低排生物質爐具三供,因地制宜推進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在農牧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的應用。利用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廚余垃圾等有機廢棄物,發展生物天然氣,穩步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大力推動農房屋頂、院落空地、農業設施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強化可再生能源應用設施與農房一體化設計。提高鄉村電氣化水平,鼓勵炊事、供暖、照明、交通、熱水等用能電氣化。推廣使用高能效照明、灶具等設施設備。


(十)提升鄉村人居環境質量


1.切實提升村容村貌。依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結合“美麗四川 宜居鄉村”建設,推進農村綠色低碳發展,開展美麗鄉村、美麗牧場、美麗庭院示范創建。加快推進瀘定、丹巴、白玉等縣鄉村建設重點基礎設施、稻城縣亞丁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等項目建設。積極探索農房屋頂綠化美化,保護村莊固有的鄉土氣息,營造自然景觀和鄉村環境。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著力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從基本達標邁向提質升級。


2.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因地制宜推進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合理確定排放標準,推動村鎮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推廣小型化、生態化、分散化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推行微動力、低能耗的運行方式。針對不同地理位置、人口規模、地形條件的村寨采取近納入城鎮污水管網集中統一處理、建設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化糞池或生態蓄水池等不同方式進行處理。


3.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倡導農村易腐蝕垃圾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從源頭減少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探索適合偏遠村鎮的小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降低運輸和處置成本。統籌生活垃圾和農業生產廢棄物處置利用,位于縣城輻射半徑30公里范圍內的鄉鎮、村落,采取“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市)處理”方式,其他相對偏遠的鄉鎮采用“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處理”方式,整縣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立足高原高寒戶廁實際,堅持宜水則水,宜旱則旱,整村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建設,鼓勵農村住戶廁所進院、入室,基本實現農村衛生廁所全覆蓋。


三、強化保障措施


(一)構建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模式


建立綠色低碳工作機制,以綠色低碳為目標,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發展模式,健全政府主導、群團帶動、社會參機制。完善我州公共建筑節能監管制度,推動能源消費數據共享。探索建立鄉村建設評價機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等,推動數字建筑建設,加快城鄉建設數字化轉型。推廣先進市場模式,大力發展節能服務產業,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探索節能咨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鼓勵重大工程項目探索試點碳排放交易模式,逐步推動我州建筑領域進入碳交易平臺。


(二)建立產學研一體化機制


組織開展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示范和產業化應用,推動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培育協同發展。整合優化行業產學研科技資源,推動高水平創新團隊和創新平臺建設。鼓勵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產業園區、金融機構等力量,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多種形式的創新聯合體,聚焦城鄉建設領域開展減污降碳關鍵技術協同攻關。


(三)完善金融財稅支持政策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對建設高星級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及綠色農房等給予財政資金獎勵。推行政府綠色采購,完善綠色低碳產品政府強制采購和優先采購制度。強化綠色金融支持,綜合利用貸款貼息、利率優惠、保費補助等激勵措施,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帶動金融資金投入。探索建立全裝修住宅質量保險制度,強化保險支持,發揮綠色保險產品的風險保障及增信作用。鼓勵設立低碳建筑發展基金。合理開放城鎮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市場,應用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手段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完善差別化電價、分時電價和居民電價政策,加快推進供熱計量和按供熱量收費。


四、加強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在州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下,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會同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加強協作,形成工作合力,扎實推進工作實施。各縣(市)黨委和政府要堅決扛起碳達峰、碳中和的政治責任,系統謀劃,建立各部門協調機制,明確任務目標,切實履職盡責,制定責任清單,層層分解、層層落實。開展綠色低碳城市、綠色低碳縣城、綠色低碳社區、綠色低碳鄉村、綠色低碳住宅建設,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


(二)嚴格目標責任考核


結合國家、全省、全州考核要求,建立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考核制度,每年對各縣(市)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對未完成任務的縣(市)實行通報。將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相關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有關落實情況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強化目標落實情況考核。各縣(市)要做好總結,梳理好的經驗做法,及時將當年工作情況上報。


(三)加大培訓宣傳


將碳達峰碳中和作為城鄉建設領域干部培訓重要內容,提高綠色低碳發展能力。通過業務培訓、比賽競賽、經驗交流等多種方式,提高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相關單位和企業人才業務水平。配合開展好“全民節能行動”“節能宣傳周”等活動。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大對優秀項目、典型案例的宣傳力度,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減碳行動,開展減排自愿承諾,引導公眾自己履行節能減排責任,形成社會各界支持、群眾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未標題-1.jpg

上一篇:政策新聞 | 濰坊市住建局 發改委等13個部門《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實施方案》

下一篇:裝配式政策 | 湖南株洲市住建局發文推進裝配式建筑 加強建筑垃圾管控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_三级网站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网站_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欧美综合|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美女精品视频一区| 玖玖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 欧美丝袜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三区| 国产伦理一区| 曰本成人黄色| 在线亚洲观看| 西西人体一区二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97cao|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欧美电影| 亚洲一区国产| 另类av一区二区| 欧美性视频网站|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理论在线| 久久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 欧美专区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日韩|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激情| 久久蜜桃香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影院|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动漫|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福利在线看| 亚洲欧美成人网| 免费成人性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精品| 免费成人性网站| 香蕉乱码成人久久天堂爱免费|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精品91| 国产区亚洲区欧美区| 亚洲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葵司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精品―色哟哟|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88| 欧美成年视频| 在线观看视频亚洲|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极品|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不卡|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亚洲一二三级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日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语对白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综合|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蕉| 国产视频亚洲| 久久免费高清视频| 在线色欧美三级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欧美自拍|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999成人| 欧美国产高潮xxxx1819|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 亚洲激情二区| 99国内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亚洲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蜜桃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三级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久久9热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无毛| 欧美日韩国产电影|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永久免费视频成人| 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久久久精品网|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同亚洲| 欧美日韩精品| 久久深夜福利| 亚洲与欧洲av电影|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99| 国产精品萝li| 欧美国产激情| 欧美一区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永久免费观看|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三级网址| 欧美成人有码| 久久精品首页| 亚洲在线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女人| 在线国产日韩|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婷婷瑜伽|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av| 在线亚洲一区| 亚洲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高清| 亚洲二区精品| 在线播放亚洲| 韩国女主播一区| 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ktv| 女同性一区二区三区人了人一|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男人的天堂 | 欧美人交a欧美精品| 老司机精品视频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亚洲欧美韩国|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99re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日本成人| 一卡二卡3卡四卡高清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绝费网站色www| 亚洲第一精品夜夜躁人人爽| 影音先锋在线一区| 尹人成人综合网|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亚洲第一精品夜夜躁人人爽| 在线免费观看视频一区| 亚洲成色精品|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亚洲美女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三区三区高中清蜜桃|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欧美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你懂的视频欧美| 欧美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无广告|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人妖 |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欧美69| 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影院| 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a级| 国内外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国产精品| 麻豆成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a级| 国内成+人亚洲| 日韩午夜激情|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 欧美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成在线观看|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米奇777在线欧美播放| 国产精品高潮粉嫩av|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网站| 亚洲免费在线| 欧美黄色免费网站|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久久久| 欧美精品免费播放| 激情丁香综合| 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欧美黑人国产人伦爽爽爽| 国产一区三区三区| 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xxxx另类|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综合网络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三区www17con|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男人插女人欧美| 国内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福利视频网| 久久米奇亚洲|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一区| 亚洲影视在线|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