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設計單位? URBANUS都市實踐
項目地點? 廣東深圳
建成時間? 2024年
建筑面積? 圍龍書院73511平方米、圍屋學社25836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URBANUS都市實踐提供。
項目位于深圳市龍崗區,地塊上分布著住宅、工業園區和城中村,村口一棵百歲大榕樹下的大王伯公廟至今香火不斷,北側幾百米處有客家圍屋七星世居,南北兩山一樹形成一條微弱的城市自然文脈。東北角圍龍書院(中小學)緊鄰城市干道,西南的圍屋學社(小學)有小河流過,中間有一個高層住宅小區。


客家文化里核心聚落形態——圍屋,具有強烈的領域感和豐富的院落空間,設計從這一傳統建制中汲取靈感,用現代建筑語言重新詮釋圍屋的空間邏輯,希望探索基于地域類型研究的場所營造,重塑校園邊界,實現書院的社區共享,并探討系統性創新的公共空間管理策略。

——
圍龍書院

圍龍書院以客家圍屋式的連續水平體量回應周邊城市的超大尺度和過度垂直性。通過基地邊界密度的疊加,營造圍合的書院體量,給學校內部讓出了嶺南園林般豐富的庭園空間。



沿場地邊界共享功能空間、在首層對城市開放騎樓街道界面以及向社區開放廊道,形成了學校與社區交互的復合界面。


設計創造性地提出“書院單元+游廊聚落”的空間模式,將傳統圍屋的院落體系解構為幾個獨立書院單元,對應不同學段的教學需求。



低年級書院以圓形的坡道環路與趣味性空間激發探索欲望;中年級書院通過開闊的拼色運動庭院鼓勵活潑自由的奔跑; 高年級書院則是通過靜謐的庭院與植被,營造專注與交流并重的學習氛圍。






——
圍屋學社

圍屋學社場地形狀不規則且周邊高樓環伺,外折內圓的平面形態將基地使用最大化,設計策略回應高密度環境的同時,力圖縫合碎片化的空間肌理并重新植入社區的文化與精神性內核。



建筑語言從客家民居中汲取靈感,結合本地氣候與學校的功能需求,多元的立面語匯回應了高密度校舍在遮陽、通風以及私密性與開放性等方面的問題。



在強調上部圍合的同時,將學校與社區可共享的文體功能置于底層。中心大面積的運動場可為社區提供大型活動的舞臺空間,增強社區凝聚力。








“我們將書院營造作為激活社區文化的契機,通過提案修補城市現有的空間環境,同時把周邊有價值的文化脈絡梳理、顯影出來,希望能‘滋養’未來這片城區,以兩個新學校的建筑設計來編織更理想的城市空間和更豐富的城市生活。”? ?
? ? ? ? ? —— 孟巖





設計圖紙與模型 ▽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圍龍書院(龍崗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圍屋學社(龍崗區教科院附屬第一小學)
建設單位:深圳市龍崗區建筑工務署
設計單位:URBANUS都市實踐
項目地點: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五聯社區
設計時間:2021年—2022年
建設時間:2022年—2024年
主持建筑師:孟巖、文汀
提案階段設計團隊:孫鵬程、黃佳鴻、張超賢
投標階段設計團隊:黃佳鴻、張超賢、曾怡、于世垚、朱宏瑞、廖國通、翁華、周樾融、高云睿、宋寶林、孫佳偉、陳婧、龔一丹(社區營造)、馬曦瀅、蒲瑾燕(景觀)、陳以寧、張慧、
張心愉(實習生)
攝影:TAL
圍龍書院
用地面積:31,567平方米
建筑面積:73,511平方米
建筑層數:5F(地上)、1F(地下)
建筑高度:24.0米
結構類型:框架結構
建筑材料:清水混凝土、涂料、陶磚、陶棍、陶板、水泥纖維板、鋁拉網吊頂
深化設計團隊:
項目總經理:張海君
項目經理:曾怡
項目組:朱宏瑞、高云睿、陳婧、董文涵、姚曉微(技術總監)、張雪娟、高宇峰、李冠達、馬曦瀅、蒲瑾燕、王庭欣(景觀)、鄧婷芳、何宇彤、何嘉敏(室內)、廖福華、徐志豪、譚永賢(實習生)、 龔一丹 翻屋企 & 象田創文(社區營造)
結構顧問:荷捷建筑顧問(北京)有限公司
施工圖設計: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室內深化單位:南京上澤設計有限公司
景觀深化單位:深圳市森視界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聲學顧問:深圳市科德聲學技術有限公司
BIM設計:深圳市前海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廚房顧問:安達廚房設計顧問(深圳)有限公司
綠建顧問:深圳中技綠建科技有限公司
標識設計:張爍設計文化傳播(深圳)有限公司
施工總包:廣東聯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清水混凝土施工:武漢萬山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裝飾和景觀施工:時代裝飾
代建方:華潤(深圳)有限公司
圍屋學社
用地面積:10,115平方米
建筑面積:25,836平方米
建筑層數:5F(地上)、1F(地下)
建筑高度:25.5米
結構類型:大跨度懸挑鋼結構+混凝土框架結構
建筑材料:混凝土、涂料、水泥瓦、馬賽克瓷磚、鋁拉網吊頂
深化設計團隊:
項目經理、項目建筑師:翁華
項目組:張超賢、張映園、黃佳鴻、廖國通(建筑)、張雪娟、李冠達、王庭欣、高宇峰(景觀)、何嘉敏、鄧婷芳(室內)、張慧、李沛穎、郭安然、胡小邁、黃顯雯、張煜培、譚永賢(實習生)、龔一丹 翻屋企 & 象田創文(社區營造)
技術總監:姚曉微
結構顧問:荷捷建筑顧問(北京)有限公司
施工圖設計:深圳市天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景觀深化設計:深圳派爾景觀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室內深化設計:深圳界內界外設計有限公司
標識設計:張爍設計文化傳播(深圳)有限公司
施工總包: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深圳實業有限公司
代建方:深圳市萬科城市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聲明:本文由URBANUS都市實踐授權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投稿郵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下一篇:[db:標題]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