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從非洲的蜂巢小屋到巴克明斯特·富勒的短程線圓頂結構,穹頂都是一種美的象征。對于西方國家而言,穹頂更是一個傳統的標志。
穹頂頂部有一個直徑8.9米的圓形大洞,用于采光。這個洞也是萬神廟唯一的采光點,這樣以來光線從頂部泄下,并會隨著太陽位置的移動而改變光線的角度,給予人一種神圣莊嚴的感覺,十分適合宗教建筑的本性。
對于這種穹頂,在項目中創建起來頗為復雜。通常我們都會想到使用體量進行創建,但是對于每一個嵌板,無論是它的高度、寬度還是尺寸大小、面積都略有區別。這也就導致了我們在布置嵌板時非常繁瑣。
梵蒂岡博物館穹頂
為了更加高效率的創建穹頂,我們可以使用自適應族自動進行布置。所以,這里需要使用“自適應公制常規模型”族樣板文件。
首先布置4個參照點,將其修改為自適應點。
然后使用“參照線——通過點的樣條曲線”將4個自適應點依次、分別連接起來。
對自適應點進行注釋,注意注釋時的工作平面。注釋完成后,將其創建為“報告參數”:S1、S2、S3、S4。
像這樣,將自適應點確定好,用于確定嵌板的尺寸大小,報告參數用于控制窗洞的尺寸參數。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下一篇:自適應梵蒂岡博物館穹頂(中)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