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為保障城市道路通行安全,消除道路塌陷隱患,根據市區主干道地下空洞預警探測結果,近日,市住建局市政管理部門對市區世紀大道、新都路、解放路等10條主干道,采取措施進行地下空洞修復,計劃在2025年春節前完成市區主干道276處地下空洞病害修復。
“體檢”先行 全面排查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發展,道路施工作業日益頻繁,地下管道破損造成的“跑冒滴漏”沖刷管線周邊的土壤,造成土體流失,形成脫空、空洞。地下空洞隱患無法通過肉眼發現,情節嚴重極易造成路面坍塌等安全事故。市政管理部門對市區世紀大道、解放路和西環路等10條主干道采用“探地雷達”進行“體檢”。“探地雷達”可以探明道路下方5米內的地質情況,利用發射天線向地下發射高頻電磁波,通過回波發現空洞、脫空、疏松體等道路病害隱患。市區主干道通過全面細致“體檢”檢測,發現空洞、脫空等嚴重病害276處。
分類施策 對癥下藥
市政部門通過道路“體檢”結果,現場勘查周邊地下管網情況,全面分析空洞形成原因,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空洞修復方案。針對人行道地下脫空病害,采取開挖回填的方式進行修復;車行道地下空洞病害,采取空洞注漿、瀝青面層出新等方式進行修復。施工期間,加強現場安全管理,設置安全警示燈、爆閃燈和臨時防撞桶等安全防范措施,確保施工安全。
動態管理 長效管護
目前,市區主干道地下空洞修復項目正在西環路路段積極推進中,計劃11月底前完成所有點位注漿工作。市市政管理部門還將對本次修復區域內注漿點位重新進行復測驗證,確保注漿填充效果滿足設計及使用要求后,再進行瀝青路面層出新恢復,保證道路平整、美觀,為市民營造安全、暢通、舒心的出行環境。下一步,還將同時建立信息管理平臺,對城市道路塌陷風險進行動態管理,并逐年對城市道路進行全覆蓋排查,運用探地雷達獲取數據,發送至后臺分析,精準探測道路存在的空洞、脫空等病害,明確病害的位置、大小及埋深,從而提前干預,降低修復成本,防止道路病害進一步擴大,為市民出行保駕護航。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襄陽關于舉辦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專題講座的通知
下一篇:政策新聞 | 廣東省住建廳關于2025年提前下達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危房改造、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傳統村落保護補助資金分配方案的公示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