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
“ 一個人不可能兩次跨入同一條河流。”
針管筆是手工畫圖時代的主要工具,是土建專業的必修課,今天整個行業都在電腦上畫圖了,誰還會用針管筆去畫BIM模型呢?
看劇本:
「全過程的BIM正向設計」,是以偽概念為基礎的一種實踐方式,本身也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我選擇這樣做,只是單純地認為,它符合BIM的特性,無損的信息傳遞。一旦選擇了BIM,設計過程中就必然會生產很多數據,而我覺得這些數據就應該一直保
「正向設計」與其說是傳統設計的改革,不如說是傳統設計的演化過程,它有無數種可以,有無數種選擇,有無數種組合,唯獨沒有標準答案。
區展聰,公眾號:裝BIM住宅小區BIM正向設計 ? 從入門到崩潰
作者太過于著急把所有的問題都放在一篇文章里都要寫完,要是分成一節一節的發他幾十篇就能講的比較透了。這個劇本要好好拆分出來細細品味才是一部好劇。
一個設計師想解決設計院的標準化問題,一個設計院想解決甲方的標準化問題,一個項目想解決整個行業的標準化問題。這有可能嗎?
01
—
針管筆能不能做正向設計
如果不考慮設計周期和成本預算的話,手工畫圖都能完成正向設計。手工針管筆這種工具都能完得成,那還有什么軟件完不成啊?ArchiCAD群的朋友就說是Revit不行,用AC就可以,這哪里是什么軟件的問題。
針管筆她不香嗎?
在計算機制圖普及之前,設計師都是拿針管筆畫圖的。這款筆一畫到硫酸紙上就不好改了,改得拿刮刀刮,刮的太多了,硫酸紙都能刮出洞出來。于是要先想好,先胸有成竹,然后再落筆。跟水墨畫的畫法一樣,油畫則可以不斷覆蓋修改。
針管筆才是真正的本色出演,請開始你的表演:難不成會有人以BIM的名義用針管筆復古式畫圖?
02
—
甲方參演
網友甲:
在三維做設計里遇到問題,先回憶下傳統方式怎么解決的,現在的方式是不支持還是更先進,實現方式不一樣的情況下,目的與效果是否一致,一致的話評,評判效率與審查方式是否出現問題,如果是效率問題,對比下傳統方式是否已經瓶頸了,新的方式是否提供了充足的手段來彌補甚至超越,如果是評審角度出問題,能否協商或者偽裝,當然了,如果要思考那么多才能做出來,去她的bim…那就等別人成功了再直接搬過來好了
網友乙:
感覺文章里的第二步有些問題,如果房型確定了,比如abcd四個戶型,在強排的時候,每棟樓只能是這其中幾種的組合,而不能反過來再影響戶型。否則無窮盡了。之前我發過testfit的動圖,他們就是這個原則。
陳光:
國內住宅地產的testfit的影響因素遠遠超過國外商業地產FM那種,他們那都是明確邊界條件下的空間最優化,所以有許多成熟工具可以用。國內這么多年了,這么大量的項目,還沒有。所以為了勝任這么復雜多變的,尤其是還有許多非量化因素的需求,它只能用最簡單的技術組合,也就是CAD和Excel。國外那種testfit的復雜性,大概與國內的樁基選型工具類似
網友甲:
CAD和Excel結合的門檻比Revit和Excel結合要高
陳光:
CAD和Excel這兩個工具常用的時候并不是結合在一起,而是被分別獨立用,需要用哪個的時候就用哪個。一個負責畫圖,一個負責當計算器。畫圖里面也有一定的計算功能,比如面積。
網友甲:
分別獨立使用就意味著這兩者溝通出現信息不對稱
陳光:
人腦來溝通啊。這種模式是徹底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
網友甲:
你問問做萬達的人,商鋪面積計算的工作吧。絕對是乙方設計團隊里恨之入骨的。過程就是不斷改面積先,抄數字Excel。同一個人腦在兩個數據庫之間操作也會出現失誤的,更別提抵觸了
陳光:
商業的還算是簡單的,住宅的復雜性才最高,因為需求的不確定。商業的數據錯誤那是常態,國內商業地產的招商部門(或代理)在與客戶溝通的時候,那個單價按公司規定是調不了的了,于是就調面積。怎么調面積呢,因為國內并沒有統一的面積計算準則,所以合同里面寫多少和實際的多少,人為的創造賬實不一致。
住宅那個要是邊界條件都確定了,那倒是最簡單的了,現在說的就是邊界條件不確定,一會兒又來一個,明天又推翻前面一個,天天都是新的不確定性的需求,歐展聰那個文章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怎么對付這種不確定性的大量的需求呢?CAD。
這就是隨叫隨改模式,這個BIM最受不了。甲方說“把這條線往上面挪一點,對對對,就到這兒”。就是CAD最擅長的,Revit要死掉了。
網友甲:CAD是擅長不考慮其他,先割裂的改
網友丙:
割裂的改也有割裂的改的好處,舉個栗子。我有個住宅項目,就是正向,都做完了十幾個單體,甲方要整體改立面,如果CAD的話我就可以拆分給每棟樓2-3個人同步開始改,Revit立面涉及到單體平面,每個單體只能一個人做,修改時間大幅加長。
陳光:
這涉及到甲方的需求管理問題了。萬達已經是國內商業地產標準化程度最高的一家了,萬科在住宅領域也是這樣。相比于國外以FM模式為主的甲方的標準化程度來說,萬達萬科都是小兒科。
國內這種高周轉,快速施工當晚出圖,需要的就是CAD這種萬能可變的工具。如果需求是明確的,也就是產品是標準化的,那就是標準化的模塊化的正向設計了。
所以我們看到國外的很多BIM案例,那背后都是甲方的標準化管理模式,在那里控制著這些不確定性,包括迪士尼。
當甲方開始參演這部戲的時候,一切邊界條件都改變了。
甲方有時候會強制你用BIM做正向設計,有時候又會說哪怕你用針管筆畫我也不反對,趕快給我畫完,今晚出圖。他的這種迷之迷惑,連娜拉都能出走。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下一篇:BIM情景劇第七幕:病魔與祭司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