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為進一步加強建筑工程監督管理,推進工程質量安全手冊實施,全面落實企業質量安全責任,深入推進行業整治,規范企業市場行為,確保全市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形勢平穩,根據《亳州市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關于開展第三季度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綜合執法檢查的通知》等文件,結合“質量月”各項要求,我局于2024年9月19日至23日對全市在建工程開展了綜合執法檢查?,F將有關情況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綜合執法檢查采取“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在全市范圍內隨機抽查項目進行督查檢查。在檢查開展前對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進行了專項培訓,并在項目現場宣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安徽省安全生產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2版)》《反組織犯罪法》,解讀了我市建筑行業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本次共檢查在建工程項目11個,通過全過程智慧監管平臺下發問題移交單50份,執法建議書7份,發現問題隱患320條,發現重大質量安全生產隱患5條。對發現的問題,均列出問題清單現場反饋,并全部移交縣區要求限期整改。
從檢查情況看,各縣區主管部門都能夠守牢質量安全底線,思想不松懈。絕大部分工程項目參建單位質量安全管理措施到位。但部分項目仍然存在主體責任意識不強,質量安全隱患整改不徹底,揚塵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不到位等方面的問題。
二、存在問題
(一)縣、區主管部門存在問題
1.政策宣傳貫徹不到位。一是施工現場視頻監控與主管部門聯網率不高。部分項目視頻聯網但未達到全覆蓋。目前全市共有在建項目169個,僅有103個項目與全過程智慧監管平臺聯網,聯網率61%(其中利辛縣21個項目,聯網20個,符合標準3個,聯網率95.2%;渦陽縣24個項目,聯網19個,符合標準3個,聯網率79.2%;蒙城縣22個項目,聯網19個,符合標準3個,聯網率86.3%;亳蕪園區15個項目,聯網7個,均不符合標準,聯網率46.7%;譙城區38個項目(含譙城經開區),聯網19個,符合標準2個,聯網率50%;高新區49個項目,聯網19個,符合標準3個,聯網率38.8%)。二是未認真組織開展專項治理工作。部分縣區未落實市局下發的《關于開展高溫汛期安全生產及職業病防治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未達到全覆蓋檢查,未能按照文件要求時限報送專項治理工作總結。
2.信息化管理平臺使用質量不高。推動全過程智慧監管平臺使用力度不夠,各縣區均存在監管平臺使用頻率不高問題,各縣區均未利用全過程智慧監管平臺開展“非現場”檢查,未能按照市級主管部門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方式發揮遠程監管作用,高新區今年以來未使用智慧監管平臺下發整改通知單。
3.實名制監管不到位。各縣區均不同程度存在建筑市場監管力度不夠問題,對利用“滿薪滿益”平臺進行實名制監督工作不夠重視,被抽查項目多數存在管理人員未參與實名制平臺考勤。遠大當代城、金大地瓏璋臺項目存在注冊人員超出執業范圍承攬業務的違法違規行為。
4.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壓實不到位。各縣區監管人員力量配備不足,在國家安委會督導后依然存在較多質量安全隱患,反映出各縣區對建筑項目的監督與指導不到位,對建設單位首要責任、施工單位主體責任、監理單位監理責任的落實情況檢查力度不夠,處理處罰少,手段不強硬,管理寬松軟的現象仍然存在。
5.消防工作落實不到位。消防審查、驗收、備案行政審批要件不全,程序顛倒;各縣區均存在出據的消防審查及驗收不合格意見書,存在違反強制性條文及未按圖施工,未依法依規進行處理處罰的情況;消防設計審查驗收仍聘用同一家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未實行審驗分離(如蒙城縣)。
(二)項目存在問題
1.政策執行落實方面。一是部分項目《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落實不到位,部分項目綠色建筑專項施工方案編制、綠色建筑星級評價未采用2019年最新標準,如渦陽縣金大地瓏璋臺項目綠色建筑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依據2014年《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渦陽縣星海國際廣場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未采用2019年最新標準。二是部分項目施工單位未建立建筑垃圾處置臺賬,現場視頻監控未全覆蓋。渦陽縣金大地瓏璋臺項目,利辛縣天懿府項目、錦繡前程項目,譙城區亳州樹源技工學校項目、十里溪境項目,高新區亳州陸芝葆藥業項目,亳蕪園區遠大當代城項目(89#地塊)均未建立建筑垃圾處置臺賬,建筑垃圾未分類堆放管理。亳州陸芝葆藥業、遠大當代城項目(89#地塊)、亳州樹源技工學校、錦繡前程項目存在現場視頻監控未全覆蓋。
2.工程實體質量控制方面。部分項目設計單位未對質量常見問題進行交底,監理細則對關鍵部位、關鍵節點的控制無相應措施。例如高新區華膳樓酒店1#、2#項目存在部分梁底有夾渣現象,部分柱頭有夾渣、錯臺現象,未落實樣板引路制度。
3.質量檢測方面。部分項目混凝土試塊檢測報告強度值遠大于設計標準值,現場實體回彈僅達設計強度值;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現場未提供取樣過程資料,見證取樣不規范。如渦陽縣星海國際廣場存在混凝土施工方案不符合標準規范;混凝土出廠檢測,配合比驗證報告無檢測結論;11、12號樓同條件養護試塊養護遠超600℃天;檢測費用由業主指定施工單位支付;12號樓十層墻柱標養試塊檢測報告強度48.3MPA,現場實體回彈僅達設計強度值。
4.安全生產管理方面。部分施工項目存在危大工程管控不到位;臨邊防護不到位;臨時用電未落實安全防護措施。例如高新區亳州陸芝葆藥業項目存在腳手架局部形成通道無防護棚;建筑物層高超4米,腳手架內側未做防護;腳手架基礎無排水措施;預拌砂漿罐電機未做重復接地,開關箱未做到“一機一閘一箱一漏”。
5.施工現場揚塵防治方面。部分項目建設單位無揚塵防治專項方案;建筑垃圾未建立處置臺賬,未分類堆放管理;現場道路積塵未及時清掃;沖洗平臺無法自動感應;視頻監控未與智慧監管平臺聯網等。如亳州樹源技工學校項目存在主要道路兩側未設置噴淋系統;沖洗平臺處未設置監控;監理無揚塵治理實施細則;建筑垃圾未分類管理,未開展廢料循環利用,施工單位未提供與已核準的垃圾運輸公司的運輸合同。
6.市場行為方面。發現部分項目分包單位任命的項目負責人超出執業范圍從事執業活動;施工單位施工員、質量員配備不能滿足項目要求;監理單位專監配備專業不齊全。例如亳州遠大當代城三期項目、渦陽金大地瓏璋臺項目存在分包單位任命的項目負責人超出執業范圍從事執業活動;施工、監理單位任命文件人員未全部納入實名制考勤管理。
7.農民工工資支付方面。部分項目存在未通過“滿薪滿益”平臺足額發放農民工工資;部分工人勞動合同里沒有明確工資標準;合同約定工資與實際發放工資不一致。如譙城區十里溪境項目存在工人考勤表部分工人未簽字;部分退場工人沒有通過“滿薪滿益”平臺發放;工人勞動合同未及時上傳“滿薪滿益”平臺。
8.綠色裝配式方面。部分項目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未采用2019年標準;綠色建筑監理實施細則、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不規范;施工現場未公示綠色建筑等級及相關信息;施工圖沒有太陽能設計應用系統圖;部分項目無綠建星級評價分數和評價依據。如利辛縣錦繡前城項目綠色建筑監理實施細則、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不規范;蒙城縣文昌路小學項目施工現場未公示綠色建筑等級及相關信息;譙城區亳州樹源技工學校項目施工圖沒有太陽能設計應用系統圖;高新區華膳樓酒店1#、2#項目圖紙審查合格證上為綠建一星,無綠建星級評價分數和評價依據。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嚴格履行安全監管責任。各縣區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守安全生產底線,切實履行安全監管職責,認真貫徹落實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和房屋市政工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等工作部署,緊盯建筑起重機械、深基坑、高支模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和有限空間作業等重點環節安全監管,從嚴從細排查安全隱患,堅決遏制較大事故發生。
(二)壓實參建各方主體責任。各縣區要抓好建設單位首要責任落實,建立健全安全崗位責任制,切實提高全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和法治觀念。督促施工、監理企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關鍵崗位人員到崗履職,強化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措施,確保守住安全生產底線。
(三)加大處置力度,壓實企業責任。各縣區建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大處理處罰力度。堅持“強執法防事故”工作理念,繼續深入開展“打非治違”行動,形成“高壓嚴打”的監督執法環境,問題嚴重的項目實施停工處理。對于處理處罰的要確保移交到位、跟蹤到位、處罰到位,充分發揮嚴管重罰高壓震懾作用。
(四)持續做好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秋、冬季是揚塵污染防治的關鍵時期,各縣區主管部門要及時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檢查,進一步完善應急措施,開展揚塵污染防治自查,嚴格落實建筑施工揚塵“六個百分百”措施,強化混凝土攪拌站環境綜合治理。
(五)著力推進智慧監管平臺應用。各縣區要積極推動,積極使用網上監管模式。目前我局已啟用電子簽章,通過監管平臺下發電子表單,逐步實現監管過程無紙化、智慧化。各縣區主管部門要認真學習,借助現代化、科技化管理彌補自身力量不足。逐步使用監管平臺程序化、規范化、習慣化,做到從“催我使用”到“我要使用”。以便完善監管平臺的功能,最終打造完善便捷的智慧監管平臺。
(六)扎實推進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工作。各縣區要嚴格按照《關于開展建設工程消防審驗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亳建消〔2024〕6號)文件要求,組織開展當前消防審驗違法違規行為整治及消防審驗歷史遺留問題清查整治工作,按照時間節點序時推進,確保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各縣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按照監督檢查反饋的問題清單抓緊整改,切實消除建筑安全隱患。對于下發執法建議書的項目,要在查清問題的基礎上,對有關責任單位及人員依法查處。各縣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將項目整改和責任單位及人員處理情況經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后,于2024年10月18日下班前回復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筑市場監管科。
2024年10月22日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萬盛經開區:“并聯審批”助推項目審批再提速
下一篇:政策新聞 | 珠海市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備案公示表(港灣新花園C區5棟)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