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小區改造以后環境變美觀了,也安裝上了健身器材,空閑時候上去鍛煉鍛煉身體,特別的舒服。”談起沂水縣供電公司西環路家屬院小區的變化,居民張大爺連連稱贊。在該小區改造過程中,沂城街道紀工委聯合社區組織居民代表、物業公司成立“監督團”,設置項目監督公示欄,高效完成樓頂防水、地面硬化、公共墻體粉刷美化并增設停車位等改造項目,讓老舊小區煥發了新活力。
民之向往,安居為先。老舊小區改造關系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沂水縣通過“12345”熱線、物業管理等途徑收集群眾訴求1200余條,將符合改造政策的237個老舊小區納入改造數據庫,結合老舊小區實際情況,編制形成“十四五”期間老舊小區改造規劃。2024年,全縣實施老舊小區改造49個,惠及居民1690戶,改造面積16.9萬平方米。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嚴把施工質量關,確保高質量改善群眾生活品質。縣住建局委托專業規劃設計單位,進行方案和施工圖紙設計,并嚴格按照項目基本建設程序,依法依規招投標。同時,把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作納入全縣城建重點工作,重點圍繞資金使用、工程建設、施工安全等方面,實行月過問、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醒改正。縣紀委監委采取“室組”聯動方式,發揮派駐機構的探頭作用,對發現的問題建立監督清單16項,加強對縣住建局、財政局、市場監管局等責任部門監督,督促其增強主責主業意識,堅決防止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發生。
老舊小區怎么改、改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針對群眾的合理訴求,縣住建局等部門在所有改造現場醒目位置設置項目監督公示欄,張貼施工流程圖,定期更新施工進展情況,以便小區居民及時了解掌握改造流程和施工進度。同時,對施工管理、項目移交、日常管護、信息公開等方面進行規范,將群眾的“質疑聲”變成“點贊聲”。
老舊小區改造好,更要管理好。沂水縣持續深化沂蒙紅色物業建設,將改造后的老舊小區納入社區治理范疇,綜合采取專業化物業管理或鄉鎮(街道)、社區統一管理等模式,逐步實現改造后老舊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同時,縣住建局會同鄉鎮(街道)指導成立業主委員會、居民代表議事會及其他業主自治組織,實行業主自治管理,充分發揮群策群力作用,完善多方參與小區治理體系建設,努力實現多元共治、多元共建、多元共享。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河北石家莊北苑220kV輸變電工程受理情況公開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