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5月12日至18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讓我們共同學習,樹立防震意識,保障生命財產安全。一、地震含義
地震,是地球內部由于急劇破裂而產生的震波,這種震波會在一定范圍內引發(fā)地面的振動。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呈現(xiàn)出周期性的特點,有時在一段時間內,地震頻繁且強度大,這被稱為地震活躍期;而在另一段時間內,地震活動則相對較少且強度較低,這被稱為地震平靜期。同時,地震的地理分布也受到特定地質條件的制約,這些分布特點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二、當地震來臨時,身處室內時該如何躲避呢?1.地震時,應迅速躲到墻根、墻角或遠離窗戶的室內門道中,保持身體緊貼墻面,減少晃動。2.若條件允許,可隨手取些被褥、枕頭等柔軟物品,將其置于頭部,以保護頭部免受重物砸傷。
三、被塌落重物壓住身體時,采取哪些應對措施呢?
1.首先,要仔細查清壓在身上的物體是什么,避免盲目移動物體或身體。2.接著,檢查自己是否有受傷跡象,若無大礙,可嘗試根據實際情況向外緩慢地移動身體。3.若已遭受嚴重外傷,應盡力用衣物或其他可用物品進行傷口包扎。4.若出現(xiàn)骨折情況,務必保持冷靜,不要輕易移動,以免加重傷勢,耐心等待救援。
四、在廢墟中應如何保護自己呢?
1.在廢墟中,首要的是樹立堅定的生存信念,相信自己能夠挺過難關。2.避免大哭大叫,因為這樣會迅速消耗體力。3.盡量休息,閉目養(yǎng)神,以保存體力,等待救援。4.在尋找食物和水的同時,若身體有傷,應設法進行包扎,并多休息。
五、公共場所人群混亂時,有哪些自我保護策略呢?
1.在公共場所遭遇混亂時,首要的是保持冷靜,并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以確保自己能夠有序地行動。2.如果不幸被擁入人群中,應立即將雙手交叉置于胸前,以保護自己的重要器官和頭部。3.在擁擠的環(huán)境中,應利用自己的肩部和背部來承受外部壓力,盡量保持身體平衡。4.若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從人群中脫身,千萬不要試圖往相反的方向奔跑,而應跟隨人群的移動方向前進,同時注意防范摔倒的風險。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合肥住建局關于領取2025年度第七批注冊勘察設計類證書的通知
下一篇:政策新聞 | 馬鞍山林語春風小區(qū)物業(yè)管理項目招標公告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