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三江織錦繡 海綿潤中江
什么是“海綿城市”?“海綿城市”如何建?和小住一起來看中江經驗!
探索打造丘區海綿城市建設新路徑
德陽市中江縣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緊密遵循國家《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及四川省《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工作實施方案》的政策導向,全力推進省級海綿城市示范建設,立足“三江織城、群山環抱”的獨特格局,以“小海綿”帶動“大更新”,開創了一條具有中江特色的海綿城市建設新路徑,為丘陵地區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實踐案例。
規劃領航
擘畫海綿發展藍圖
以《中江縣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2023-2035)》為統領,深入調研城市本底條件,系統分析自然地理特征,精準識別建設需求與問題,科學謀劃建設目標,制定《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縣城實施方案》,配套建設51個示范項目,構建形成“1+1+N”規劃實施體系。同時,創新采用“流域-城市-社區”三級管控模式,差異化劃定生態保護區、修復區和建設區三大空間單元,將海綿指標剛性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管控,形成從規劃編制到實施落地的完整閉環。
機制創新
構建協同推進體系
建立“五同時四聯動”全周期管控機制,將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系統融入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實施“規劃同步編制、設計同步落實、審查同步把關、施工同步實施、驗收同步考核”的“五同時”工作制度,確保海綿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步建設、同步投用。截至2024年,全縣新改擴建項目海綿設施同步實施率達100%,建成區海綿城市達標面積占比由建設初期的不足20%顯著提升至36.24%。同時建立跨部門協同推進機制,由住建部門牽頭,聯合自然資源、執法、水利等部門成立工作組,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形成權責清晰、銜接順暢的“規劃—建設—運維”一體化管理鏈條。創新實施“海綿+”績效考核體系,將建設任務、示范樣板等8項核心指標納入年度考核,有力推動了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落地見效。
項目示范
精筑海綿工程集群
以“三江六岸”生態脈絡為骨架,儲備示范項目51個,總投資37.45億元,海綿專項投資占比22.56%。2024年,完成德中快通、中金快通等入城段改造,凱江兩岸治理主體竣工,新建污水處理廠2座,年度海綿投資2.26億元。2025年,計劃推進凱江中游生態修復、魁山公園海綿化改造及18公里排水管網更新,年度海綿投資3.22億元。
特色實踐
打造丘區縣域樣板
探索“多位一體”海綿建設模式,形成“城市細胞-綠色空間-河湖水系”三級海綿體系。在城市更新中融合海綿理念,老舊小區改造系統采用透水鋪裝、雨水花園等設施,改造后內澇問題徹底解決;在公園綠地建設中植入海綿功能,龍灣濕地公園通過下沉式綠地、生態植草溝等設施,使雨水下滲回補地下水,實現60%的峰值流量削減率;在水系治理中強化海綿措施,完成雨污管網檢測修復223公里、分流改造28公里,強化雨水入河前的岸線凈化,有效遏制面源污染,確保凱江水質穩定達標。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筑牢燃氣安全防線——三亞市2025年“安全生產月”液化石油氣泄漏應急演練圓滿舉行
下一篇:政策新聞 | 關于《撫順市第三批擬推薦歷史建筑名錄(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