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過程中,在現場將BIM模型與施工作業結果進行比對驗證,可以有效地、及時地避免錯誤的發生。BIM技術的出現豐富了項目質量檢查和管理方式,將質量信息鏈接到BIM">
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施工過程中,在現場將BIM模型與施工作業結果進行比對驗證,可以有效地、及時地避免錯誤的發生。BIM技術的出現豐富了項目質量檢查和管理方式,將質量信息鏈接到BIM模型上,通過模型瀏覽,讓質量問題能在各個層面上實現高效流轉。這種方式相比傳統的文檔記錄,可以擺脫文字的抽象,促進質量問題協調工作的開展。同時,將BIM技術與現代化新技術相結合,可以進一步優化質量檢查和控制手段那我們今天就來了解如何進行bim模型質量的控制?
1.原設計校核與審查控制
通過建立BIM模型,直觀地發現圖紙中存在的“錯、漏、碰、缺”等問題,并形成統計表,進行設計確認,在施工前加以解決,降低返工成本。如:B1層排水管線,按原設計標高及坡度敷設,將導致管線出現穿梁問題,如后期安裝降低標高,也可能會導致排水管線與市政外網接口出現倒坡問題,需原設計重新校核。
2.施工方案模擬與交底控制
借助BIM技術編制施工方案,使方案從平面化理解轉變為立體化的直觀觀察,再配以工藝模擬,可以將各施工步驟、施工工序之間的邏輯關系直觀的加以展示。
3.資料管理控制
在項目管理中,不同專業的模型通過BIM集成技術進行多專業整合,結合云技術和移動技術,項目人員還可將建筑信息模型及相關資料文件同步保存至云端,確保工程文檔快速、安全、便捷、受控地在項目中流通和共享。同時能夠通過瀏覽器和移動設備隨時隨地瀏覽工程模型,進行相關資料的查詢、審批、標記及溝通,從而為現場辦公和跨專業協作提供極大的便利。
4.設計階段控制
BIM技術可以改變傳統設計中對建筑信息的表現,不再以點線面的形式,而是通過建立BIM模型,將建筑構件直接呈現給項目參與各方,例如門、窗、天花板都與現實中完全一致,而且還將構件中的信息納入模型,包括數量、尺寸、屬性等,有利于設計方進行工程量的統計及概預算的數據支持,大大提高了設計階段概預算的準確性。同時,設計方還可以通過在設計階段對模型進行碰撞檢測,優化設計,減少設計變更。利用BIM模型的模擬及分析特性,對建筑中的結構應力分析、設計中的錯誤與紕漏、預留洞孔等皆可以一一模擬,減免建筑損傷。
除此之外,BIM技術可以對建筑的性能進行分析與模擬,例如建筑構件的能耗、符合;項目整體的光照、風向;項目周邊的地理環境與人文的環境等等,經過分析后可以幫助項目實現綠色建筑、綠色施工,降低碳排放等,大大提高了設計質量,提高項目可持續發展的程度。
5.施工階段控制
施工階段可以運用BIM技術實現先試后建,通過對BIM模型中施工模塊化的模擬,進行自動施工來改善施工的工序、工法以及流程工藝,進而節約物料、人力等成本,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方可以基于BIM模型對質量管理數據進行詳細記錄以及實時動態管理,結合相應的文字信息、圖片、視頻等信息,有效提升現場施工情況質量記錄準確度。而監理方將通過BIM技術,采用不同顏色記或圖標標簽等方式,在三維模型中準確直觀地指出質量管理的對象,大大提升了信息傳遞互動的準確性和效率。而物料供應商,可以通過BIM模型對于施工中物料的出入庫進行詳細的記錄,對于產品規格說明書、材料合格證明、檢驗試驗單據等,并對不同材料的合格等級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業主方也不必花費更多時間去了解施工狀況,通過用BIM與其他相關技術的結合可改善質量管理的監測手段和控制方法。
6.運維階段控制
運維方可以通過BIM模型有效并及時的記錄項目中設備設施的維修與維護記錄,能夠通過模型準確查找出需要檢修的部件與位置,并運用不同顏色對維修狀況進行標注加以區分。而且,BIM模型中對于建筑中的機電、暖通、給排水和強弱電等建筑設施設備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功能、損耗狀況、能耗等均有詳細記錄,大大提高了運維方的管理效率,做到實時了解,有的放矢。同時可以在竣工三維BIM模型的基礎上通過模擬運營狀態來達到質量問題的預發現。
轉載請注明來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im/830.html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