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12月28日,廣州市首條地鐵大環線——廣州地鐵11號線正式開通運營。其中,上涌站位于海珠區廣州大道與新滘路交叉口西北側上涌公園內,大致呈東西走向,車站全長221.7米,標準段寬為22.3米。據施工單位中鐵廣州工程局建設者介紹,上涌站是國內首座地下三層裝配式車站、華南地區首座裝配式車站,涉及多項高新技術創新。
建設期間,項目團隊緊扣裝配式車站拼裝標桿創建目標,強推工藝工裝創新運用,采用雙輪銑成槽,同時利用設備實施糾偏系統+超聲波檢測方式控制成槽垂直度及平整度,開發了刀錐結合齒銑輪解決泥巖糊輪問題。創新研發的裝配式地鐵車站地連墻兼作主體結構側墻施工技術,有效提高了地連墻兼主體結構施工質量。采用“全回轉鉆機+法蘭盤限位”控制鋼管柱垂直度,創新研發的裝配式地鐵車站鋼管立柱施工技術,精準控制鋼管柱垂直精度至0.2%的極低標準,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此外,項目團隊還研發了一種裝配式地鐵車站預制構件智能吊裝裝置,具有精準微調、電氣防搖擺及定點運行功能,實現了裝配式地鐵車站大區域預制板的高效、精準安裝。
該車站位于海珠區繁華地段,且均處于巖層斷裂破碎帶,對施工組織和安全質量管控要求極高。為強化過程管控,項目團隊以智慧數字技術賦能施工生產,全面采用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隱患排查系統、視頻監控等多功能數智設備,配套實施智能鋼筋加工廠、智能龍門吊等先進生產設備,全方位提升安全文明標準化施工水平。
廣州地鐵11號線項目中,中鐵廣州工程局承擔了國內首座地下三層裝配式車站、華南地區首座裝配式車站——上涌站,全線控制性車站——燕崗站以及五鳳站、江泰路站、逸景路站的“五站五區間”建設任務。
逸景路站位于廣州大道與新滘路交叉口西北側逸景路內,大致呈東西走向,車站為地下二層島式站臺車站,全長390米,標準段寬為20.9米。車站結構包括車站主體和車站附屬(出入口6個,其中1個預留,風亭組2組共9個)。該站規模宏大,所處地理環境復雜,技術標準及要求極高,自規劃之初便承載著改善區域交通、提升市民出行體驗的重任。
五鳳站是全線控制性車站,位于瑞康路與逸景路交叉路口東側地下,毗鄰全國最大布匹批發市場。車站沿逸景路路中地下布置,呈東西走向,與10號線五鳳站形成L型換乘。車站設計為三層(局部四層)14米島式站臺,全長268.8米,標準段寬23.5米,共設3個出入口、3個風亭組和2個安全出口。五鳳站以“鳳舞九天”為設計主題,融入嶺南建筑元素,在滿足市民出行的同時帶來全新體驗感。
江泰路站位于江南大道與規劃江泰路交叉路口西北象限,為地下三層14米島式站臺車站,全長270米,標準段寬23.5米,與既有2號線換乘,西接燕崗站,東連五鳳站,沿規劃江泰路東西向布設。該站共設4個出入口、2個風亭組、3個安全出口,換乘通道分別位于站廳東端及東南側,實現線路間的高效換乘。
燕崗站位于海珠區工業大道東側、泉塘路下方,車站全長230.4米,標準段寬22.9米,基坑開挖深度27.56米,共設3個出入口、2個風亭組、1個換乘通道——與既有廣佛線接駁。車站公共區采用新結構形式的大跨度無柱車站,使電扶梯的布置更靈活。站廳視野開闊,利于管線敷設,改善了車站功能,并為后續公共區無柱車站推廣施工提供了借鑒作用。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行業新聞 | 河北承德新建綠色建筑面積超2500萬平方米
下一篇:行業新聞 | 蔣滌非赴益陽市桃江縣調研裝配式綠色農房推進工作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