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近年來,荊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區排水防澇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和城市內澇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關于加強城市內澇治理各項工作要求以高效的調度指揮體系,著力構建完善的調度智慧和應急責任體系,全力探索部門聯動的責任機制,全力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Part·01
網絡安全防范知識
01
建立高效的調度指揮體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專題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城市排水防澇工作,建立了市委書記部署,市長坐鎮指揮,分管副市長靠前調度,各區、住新、應急等22家市直部門分工協作的指揮體系,形成了城市內澇防治工作的強大合力。暴雨橙色預警時,分管副市長值守指揮中心,全程靠前指揮;暴雨紅色預警時,市長親自坐鎮指揮中心,強力指揮調度。領導高位指揮,市直各部門密切協作,建立了高效的指揮體系。
02
建立密切的氣象聯動機制
荊州市住新局和氣象局密切聯動,深度開展數據共享和信息聯動,梳理《暴雨與城鎮內澇預警響應聯動業務流程》,建立了高效協同的城市內澇治理聯動機制。開展暴雨中長期趨勢性預報,提前發布氣象預警,對指揮部成員單位實施叫應通知。加密雷達預報頻次,實現每6分鐘預報一次天氣趨勢,精準指導排澇工作。創造性開展城市內澇風險預警,在中心城區易澇點建設18套漬澇站,實時監測并通報內澇實況,進行全網溫馨提示提醒公眾注意防災避險,將內澇的影響降至最低。
03
建立深入的外河調度聯動機制
荊州市三面環水,外河水位平均比城區高3-12米,水資源豐富是荊州的最大優勢,也是我們城市治理難度最大的風險之一。為進一步提升聯動調度效率,荊州市建立住建和水利聯動調度機制。一是優化泵、閘調度權限,市水利局將上下游與城市防洪排澇相關的涵閘、泵站調度權全部移交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由住建部門統一調度。二是強化上下游聯動調度,每次降雨前:水利、氣象、住建部門提前會商研判,提前啟動周邊河道水位預排,充分發揮調蓄功能。
04
建立健全的應急責任體系
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更新和細化,進一步厘清各區和市直各部門職責邊界。制定分級負責機制,細化各部門職責,充分發動城管、公安、教育等其他行業主管部門,按照管行業、管排澇的要求落實責任。明確措施和責任人,對水利、應急、城發集團及中心城區各區等單位的排澇設備、物資、人員進行逐一登記,對全市所有易滯水的路段和點位有針對性地制定“一點一策”方案做到“六個明確”,即明確易澇點位、明確應急措施、明確責任部門、明確包保責任人、明確設備型號、明確具體操作人員。同時積極開展應急演練,多次利用小雨、中雨等氣候條件開展城市排水防澇應急演練,切實提升應急響應質效。
05
建立科學的智慧水務平臺
通過智慧水務平臺建設,建立了污水處理廠、排水管網、泵站、排口閘門、河流一體化調度體系,提升排水設施調度效率,對全市地下管網開展系統排查、檢測,實現了城市地下管網一張圖,運用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GIS(地理信息系統)、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對全市地下管網和排水設施的信息化管理。部署水位、雨量、積水傳感器及視頻監控設備,實時采集管網、排口、泵站前池、長江、內湖及城區易澇點水位、水情數據,實現動態預警。新建河道水位流量監測設備7套,管網水位、流量監測設備82套,路面積水監測設備19套,接入全市各部門監控1500個。搭建統一的泵站監控系統,實現對管理范圍內泵站閘門的集中管控。通過統一的監控平臺,實現對各類設備的日常巡檢養護、控制策略配置等,輔助日常設備設施調度管理。
06
建立完善的雨后復盤機制
在應急響應結束后,第一時間組織住建、氣象等相關部門進行復盤。一是及時收集道路積水數據,建立氣象和內澇聯動數據庫,為后期應急響應調度提供決策依據。二是根據現場響應情況有針對性調整人員、設備配置,對反應較慢、操作不熟練的點位開展培訓和督導。三是及時聽取各部門對排水防澇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及時理順分級響應機制內容,進一步完善上下聯動的指揮機制。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北京加強個人“二房東”監管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
下一篇:政策新聞 | 聊城市第一批次建筑施工安全員考試圓滿完成!988人通過考試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