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設計單位?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城市建筑與環境設計研究院
項目地點? 廣東深圳
建成時間? 2024年
建筑面積? 74959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城市建筑與環境設計研究院提供。
深圳海天學校的用地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地處城市核心區,校園與城市關系緊密;二是實際容積率高達3.5。前者要求校園在城市空間與街道界面上保持開放與融合,后者則在緊湊用地的基礎上疊加教育對學習空間日益提升的需求,使校園必須具備面向未來的適應性。因此,設計中嘗試從“城市”與“教育”的內外雙重視角,探索相應的校園設計策略。
設計關注校園與城市空間、街道界面的互動,思考如何讓校園既保持安全與獨立性,又能作為城市公共環境的一部分積極回應周邊。海天學校不再采用孤島式、內向型的規劃,而是從城市設計的立場出發:主動契合區域定位,重視建筑作為街道界面的表達及“第五立面”與城市肌理的協調。
校園規劃從宏觀的角度選擇了網格化的設計策略,自外而內延續城市肌理;并利用不規則用地與正交網格之間的三角形邊角空間,創造了街道與建筑對話的契機,形成與社區開放、互動、共融的連續城市空間。
設計關注緊湊用地與教育需求升級的矛盾,思考如何通過空間組織與功能更新,讓校園具備面向未來的學習適應性與開放性。在內部空間組織上,項目將傳統“走廊+教室”的陣列式布局轉化為靈活的學習社區:植入多樣化的非正式學習空間,采用教室組團化的組織方式,弱化單一功能邊界,解放對學習者的空間約束,豐富學習體驗。
? 教室布局:多樣化社區?
傳統陣列轉向多樣化學習社區的關鍵,在于關注教室門外與教室之間那些功能定義模糊的“非正式空間”:以教育需求為起點,通過空間的營造促成合作與互動,提供兼具彈性與包容的學習場景,激發興趣與創造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區由小學部、初中部與共享學習中心構成。共享學習中心按“興趣組團”靈活布置,鼓勵學生自主選課與分享討論。不同學科的專用教室圍繞小尺度中庭展開,增加跨樓層交流與相遇的機會;教室之間的錯動與留白,生成一系列靈活、富于活力的非正式學習場所,成為教室向外延伸的重要空間。學習中心頂部設置天窗引入自然光,教室立面以木質元素包裹——柔和的天光與溫暖“木屋”相互映襯,營造促進學生交流的動態環境。
? 交通組織:連綿的公共空間路徑?
小學、初中與共享學習中心均配備獨立的水平與垂直交通以滿足疏散與內部連通。其外,圍繞校園可達性最強的中軸設置了一條環形的立體回廊:在水平上加強功能聯系,垂直上以連續直跑樓梯將地面與各層連接。相比于按規范設置而相對封閉的內部樓梯間,環廊直跑樓梯提供更開放、舒適、通透的行走體驗,成為校園中兼具趣味性與公共性的游廊。
這條環廊組織起一條連貫的公共空間路徑:從入口進入海浪花園;沿環廊臺階上行,平臺成為師生停留、相遇、交流的場所;環廊端頭與教學組團相接,節點處設置放大的架空活動平臺;共享學習中心的中庭為半戶外空間,與交通體系融合,最大化釋放公共性;圖書館大臺階順勢成為公共交通的延伸,自然引導學生進入圖書館;二層運動場看臺進一步串聯教學區與抬升的運動場;屋頂布置天文臺、休閑花園與種植園,可經四層共享活動平臺便捷到達。
四層共享活動平臺為中央環廊的屋面,是運動場之外的次級活動場所,也是課間十分鐘的主要就近活動點。平臺以“海天”意向采用明亮藍色為基底,與周邊綠植與灰白建筑形成對比,既強化視覺吸引,也傳達流動、聯通與開闊的體驗。
? 引入自然元素的空間設計?
在高密度的城市校園中,學生往往缺乏與自然接觸的機會,因此引入自然元素尤為關鍵。設計通過自然光的引入與綠色庭院的營造,為學生創造與自然對話的空間,建立持續而親近的聯系。
在進深較大的室內空間,天窗以柔和方式將自然光引入室內;圖書館兩層高的閱覽區、走廊、學習中心中庭,以及展廳上方的三角形天窗陣列,均通過井字梁格過濾,讓光線均勻而包容地鋪灑室內。出其不意的天光以最溫和的方式漫射,既供“觀察”自然之美,也促成沉浸式體驗。
在“云之翼”空間,大臺階中央嵌入一處圓形內院,恰容一株樹。內院既引入天光,也以植物為建筑注入生機。學生上下其間,環樹而坐,自然與學習在此相互滲透。
設計圖紙 ▽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海天之間的學習社區——深圳(寶中集團)海天學校
項目類型:教育建筑
項目地點:深圳市寶安區海天路1號
建成狀態:建成
設計時間:2021年—2023年
建設時間:2023年—2024年
用地面積:26562平方米
建筑面積:74959平方米
設計單位: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城市建筑與環境設計研究院
主創建筑師:王思文、吳超
設計團隊完整名單:
方案:李永燚、朱靖丹、洪波、楊祎暉
建筑:楊帆、陳曉云
結構:盧斌、王麗
機電:張華、陳軍、何遠雄
室內:奚慶創、鐘常盛
景觀:HILL 希爾景觀
施工: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六局第四建設有限公司
材料:UHPC/水刷石/鐵銹板/涂料/金屬鋁拉網
業主:深圳市寶安區建筑工務署、深圳市寶安區教育局
攝影師:白羽、袁小宜
版權聲明:本文由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城市建筑與環境設計研究院授權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投稿郵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智能創科大廈,同一屋檐下的社群共同體 / 悉地國際東西影工作室
下一篇:MaxStyle杭州四季青旗艦店:“柔和的容器” / 微筑設計工作室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