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設計單位? DPAA偏離設計
項目地點? 浙江安吉
項目面積? 2000平方米
建成時間? 2025年9月
本文文字由設計單位提供。
屋內是昏暗的,透過暖色的燈光,散發著慵懶的氣息,雨水打在黑色的石子路面,帶著些許聲響,人穿行于廊下,坐望處,雨漸小,遠山泛起了霧...
——關于場所的構思
項目地處于浙江安吉縣山川鄉,漫山的竹林與連綿的山體構成這一區塊獨特的自然環境。車子駛出隧道,經由山腳下的一個村莊盤山而上,遠山隨著海拔的上升開始顯現,路過半山腰的一個拐彎處,整片竹林置于眼前,風吹竹林帶來沙沙聲響,場地的選址正處于這一拐彎處的洼地。


場地北面為一條穿山而過的行車道,南面為一條通往村里養雞場的小路,下面為一片農田,像是很久沒打理,整個處于一種無序混亂的狀態,建設用地剛好為兩條路中間的一片竹林地。

從人的視角望去,東面,西面與北面均為山坡,南面有較好的景觀面,但現有的竹林遮蔽下面農田的同時,也遮蔽了遠山的景觀,使視野受到局限。好在地塊南北高差近7米,利用高差,在高處平整出基礎地塊,保留下方竹林,構建以遠山近林為主體景觀的旅宿度假空間,設計也以此作為依據展開。


建筑主體為三棟“10米x13米”的方形體塊,利用場地東西近60米長的條件,建筑橫向水平拉開,通過連廊,串起各個功能區塊,高度上的錯層與一個巨大的傾斜屋面,構筑起建筑的基本視覺形象。外立面深色灰泥的拉毛處理,幾何化的建筑形態,明確場所的此時此地,同時強化建筑作為物質這一特性的穩定性。



空間上,由西往東勻質鋪開,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延長整個游進路線。建筑前方預留近11米寬的戲水池,留建筑與景觀一個觀望的距離,場所在整片竹林中有了一個向心力,也給民宿提供一個巨大的戶外活動場地,使“抵達”這個動詞有了具象的畫面。


行車道以下3.4米作為建筑基礎標高,將接待、書吧、茶室、餐廳這些公共空間置于底層,以半地下室的狀態呈現。



建筑中庭與南面巨大的開窗消減條形空間帶來的冗長感,將景觀最大限度的引入建筑內部,3米懸挑長廊作為應對山區多雨氣候的同時建立空間內外的模糊性與靈活性,鼓勵人們自由穿梭分享自身的感受。



整個建筑在作為度假產品這一功能屬性下,以3.2米的單層高度作為基本標高單元,在一個大體量的建筑空間內,保證尺度是宜人的、舒適的。


材料上以木材,石材,灰泥涂料等自然質感材質為主,避免材料的過度使用,深色調的控制也使整個空間內部呈現一種內斂的狀態。壓低空間內部的明度目的是將視線更聚焦于外部的風景。


將客房置于上部,三棟建筑各自獨立,減少房間因密度而帶來的干擾。高度的提升使景觀有了更好的呈現。




應對度假類空間的特性,設計盡量保證內部空間的簡潔性,舒適性,同時避免過渡化設計所帶來的視覺干擾,設置每個窗戶的朝向,給房間提供最佳的觀景視野。




此案是設計團隊將建筑即獨立于環境又相互滲透的一次嘗試,通過解構建筑的局部,構建一個由物質、氛圍、以及使用者空間體驗為核心的旅宿度假場所。



設計圖紙 ▽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來野·山川里
項目地點:浙江省安吉縣山川鄉
項目面積:2000平方米
設計時間:2023年8月—2023年12月
施工時間:2024年3月—2025年9月
項目業主:湖州來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DPAA偏離設計
主持設計:小島、戚帥奇
設計團隊:付冬冬、李明思、趙英凱、鄭夢青
軟裝設計:潘昕欣、熊良潔
景觀設計:又見設計
結構設計:飛魚設計
建筑工程:信輝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裝飾工程:浙江拾敘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景觀工程:常春藤景觀庭院
燈光設計:科尚照明
項目攝影:壹高(翰墨視覺)、滑雪濤(直覺建筑空間攝影)
版權聲明:本文由DPAA偏離設計授權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投稿郵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db:標題]
推薦專題